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富
在明代史学发展上,经济史著作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明史·艺文志》史部故事类所著录诸书,有关经济史方面的占了半数以上,名目有会计、田赋、均役、厂库、漕政、盐政、屯田、荒政等;地理类所著录的有关治河、水利诸书,也与经济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书,分开来看,只是关于一个方面的问题或一个方面的政策;合而观之,它们多与国计民生,社会经济相关联。这里,仅就治河、漕运、水利之史和农政、盐政、荒政之史两个大的方面,略述梗概。
《明史·艺文志》地理类著录治河之史,有刘隅、吴山各撰的《治河通考》,有潘季驯的《河防一览》等多种;著录水利之史,有《三吴水利论》《三吴水利录》《三吴水利考》等关于东南水利之史多种;同书故事类著录邵宝以下诸人所撰漕政、漕运之史多种。明人笔记,也多有涉及这些问题的。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十四卷,是明代治河之史的代表性著作。作者自嘉靖至万历年间,四奉治河之命,总理河道,首尾27年,成绩显著,本书总结了前人的和他自己的治河主张与治河经验。黄克缵的《古今疏治黄河全书》四卷,所记上起商代,下迄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苏庄之决,最后陈述当世治河方略。此书在阐述治河之史方面,有明确的宗旨。《漕政举要录》十八卷,是明武宗时总督漕运的邵宝所撰,于论漕政中颇涉及漕运之史。在世宗时负责总运江北的杨宏所撰《漕运通志》十卷,是专讲漕运古今沿革的书,以表、略的形式分论漕渠、漕职、漕卒、漕船、漕仓、漕数、漕例、漕议、漕文。黄承元的《河漕通考》二卷,上卷论治河,下卷论漕运,上溯历代,下迄万历,是纲要式的通论。归有光的《三吴水利录》四卷,以采辑前人论东南水利之尤善者七篇编为前三卷,末卷为作者自撰的《水利论》二篇。作者于本书小引中说,他是“取其颛学二三家,著于篇”,以取代一般的“奏复之文,揽引途说”。清人认为:“言苏松水利者,是书固未尝不可备考核也。”[3]王圻的《东吴水利考》十卷,以图考为主,末卷为历代名臣有关奏议。清人讥其疏略,但这书的表现形式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