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亲政,皇帝便大肆封赏有功的宦官,甚至不惜给予封侯的待遇,造成了宦官跋扈的局面,宦官的亲属和依附宦官的势力也跟着狐假虎威,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搞得民怨沸腾。《三国演义》开篇中提到的“十常侍”便是东汉晚期宦官专权的一个典型。更糟糕的是,亲政之后的小皇帝往往经受不住声色犬马的诱惑,纵情享乐,无心政事,不但造成了政治的败坏,而且导致皇帝本人年纪轻轻就突然去世,有些甚至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又给了太后选立新的年幼继承人的机会,外戚再次当权,等到小皇帝长大,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斗争。于是外戚与宦官的交替专权,构成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上反复出现的恶性循环。
02 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深层原因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瓦解
在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循环中,东汉的政治日益腐败,卖官鬻爵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连三公这种相当于宰相的高位都可以通过行贿来获得。这种现象,招致了有良知的士大夫的激烈批评,掀起了巨大的舆论波澜。当时人们将这种批评政治的风气称之为“清议”。范晔《后汉书》中对此有生动的描写:“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所谓“国命委于阉寺”,就是说国家的权力被宦官所掌握,而士大夫羞于与之为伍,大家都纷纷起来议论政事,品评人物,形成了东汉清议的风潮。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所讲的,“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其实便是指这一时期政治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