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贺瑞麟、杨树椿、柏景伟;
山西:薛于瑛;
安徽:吴廷栋、夏炘、夏炯、苏惇元、方宗诚、方潜、杨德亨、何慎珍;
江苏:刘熙载、成孺、廖寿丰;
浙江:宗稷辰、邵懿辰、高钧儒、朱一新;
江西:吴嘉宾、刘绎、龙文彬;
山东:游百川;
福建:陈庆镛、林启;
四川:范泰衡、余焕文;
湖北:洪汝奎、万斛泉、宋鼎、冯礼藩、黄嗣东;
湖南:曾国藩、刘蓉、李元度、郭嵩焘、丁善庆、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钟近衡;
两广:龙启瑞、朱琦、朱次琦;
云南:何桂珍、窦垿;
吉林:于荫霖;
旗籍:倭仁、崇绮、徐桐。
这批人竭尽全力地为清王朝效劳,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终于把太平天国革命之烈火扑灭下去,帮助清王朝渡过了难关,实现了所谓“咸同中兴”的局面。“咸同中兴”在学术上的表现就是所谓理学“中兴”。
二、衰落中的晚清汉学
汉学,又称考据学、朴学,是清代儒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清代汉学肇端于顾炎武,后经阎若璩、胡渭等人的发挥,初具规模。至乾嘉年间,清代汉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学界中的显学。此期汉学虽然取得可观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弊端,如脱离实际、琐屑拘执,崇古复古等,引起士人们的不满。嘉道以后,由于汉学自身弊端和矛盾的发展,再加上今文经学、理学、诸子学、经世之学的相继兴起,使得曾经盛极一时的汉学走上衰落的道路。尽管如此,晚清汉学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重要的学术地位,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汉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士大夫中有广泛的基础;二是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包括皇帝和曾国藩、张之洞等显官的支持,得以继续发展。曾国藩等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设书局,采访遗书,刊印经史图籍,惠栋、戴震、王念孙等汉学大师的著作亦被刊刻出版,为日趋衰落的汉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