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者对1980—2008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更加明显。②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城市家庭的社会资本优于农村家庭,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更多、更广。③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加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收入差距是导致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因素⑤。
刘云杉等人以1978—2005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中的农村学生为对象,从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分析了精英选拔的社会运行逻辑。他们彰显出国家精英选拔中的制度与文化、结构与秩序,进而质疑精英选拔用形式公正的贤能主义遮蔽了招生中繁复的权力因素,并指出精英养成中的文化资本缺失、文化链条断裂更为堪忧。⑥
针对中学阶段的相关研究表明,城乡之间的高中教育机会差别在数量上已不明显,性别之间仍存在数量上的差别,但在质量上,城乡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差别都依然明显,优质教育资源倾向于城市孩子和男孩子。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