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一句,翟理斯并未严格按照原文的语序翻译,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意译处理。“心斋”的描述用了“被动的”(passively)、“否定的”(negative)词,认为是被动地对外物作出反应。庄子认为对外物的反应,应该去除人的主观对客观形形色色的不真实的观照。庄子说:“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翟理斯把“丧我”状态翻译成“失去个性”(individuality would have gone)。西方文化崇尚进取、积极、张扬个性,翻译中否定词的运用会把道家的思想作消极层面的理解。中国文化中,老庄对“虚”持肯定态度,他们并不是否定积极、向上,而是他们认为顺应自然意味着更大的包容。他们对“虚”之妙处的论证同样运用比类的方法,所谓“虚室生白”,即空屋子才能照进更多的阳光。空明的心境意味着去除心机,无所营求。有求必有所惧,所以无欲则刚。《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也是庄子为何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所在。
相关影视:人面鱼迅雷高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