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这首佳词中,“只恐陈登容易笑”,成为对每一位在逆境中奋起的有志之士的一个强有力之鞭策。
第十二章 承父兄之业的东吴之主孙权
孙权用人立国的“得”与“失”
明末史学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讲过:
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而角立不相下:吴有人焉,足与诸葛颉颃;魏得士虽多,无有及之者也。
他认为,正是孙权富于知人之明,选用顾雍、陆逊等人为群臣领袖,这才奠定了江东鼎立之业近六十年的坚实基础。所以,《三国志·吴书》记载:
魏文帝(指曹丕)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
直接证明了孙吴旗下人才济济,令强敌也不敢轻易侵犯。孙权本人曾言: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夫能以驳致纯,不惟积乎?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他是这么说的,在实践中大部分时间也是这么做的。故而,他凭借自己的知人之明、用人之才,“举贤任能、各尽其心”,这才抗魏拒蜀、卓然而立,实属难能可贵。
但孙权用人立国,既有其四大长处,又有其四大弊病:在创基立国的早期、中期,他的长处发挥得多、弊病克制得住,所以群策群力、屡战屡胜;到了晚年,他的长处发挥得少、对弊病克制不住,就出现了“两宫夺嫡”“朋党交争”“立嗣之危”等各种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