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曾吐露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藉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南开大学的兴办和发展,并不意味着张伯苓兴办教育的终结,建立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才是他兴办教育的宏伟抱负。
1923年,他建立了南开女中;1928年,他又兴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对面,修建小学校舍,设立了小学部;1927年和1932年,更是先后创办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四
1934年,南开创办三十周年。在校庆纪念会上,张伯苓面对师生宣布“公”和“能”作为南开的校训。
他对全体师生说:“南开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么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己,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主义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才能的学主,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并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的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