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同样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可以就衣服的变迁进行一下思考。在近世,人们变得更容易感冒这一点,实为更在金牙之上的大事件。kaze[2]曾经是流行病之一,又被想象为是眼睛所无法看见的恶灵所为,仅从“风邪”这个名称即可知道。简言之,当时感冒并不像现在这样是普通疾病,而且其变迁又似乎和衣服有关。若说我们的衣服如何变化,那就是变得柔软,线变细了,织得更为细密了。我在《木棉以前》中,曾经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虽然麻线也有粗细之分,但因为这原本是手工制品,普通人的衣物都是线粗布硬,向外撑起,在人体表面之上会形成很多小小的三角形空间。日本和欧洲相反,是少见的夏天湿热之地,居民又惊人地容易出汗。出汗应该是为了散热降温,而扇子让水蒸气从衣服下面排出来。穿着麻布和栲布的时代,即使不用扇子,汗液也会立即蒸发,但是改穿棉布以后则几乎不再可能。正因如此,夏天皮肤总是湿漉漉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又如此被棉布所吸引,穿起了棉布衣物呢?这方面的理由,一是由于其外观美丽。表示穿着质感的kigokoro一词是伴随着棉布普及起来的。虽然在平安朝初期就有昆仑人携带棉花种子漂流而来的记录见于古籍记载,但是并没有棉花普及的痕迹。棉布的舶来品在很长时期内受到珍视,但在国内得到大量制造则是两百年左右之前开始的,而直到明治才终于得到普及。棉布的特征是无论什么颜色都可以被染在其上,以及对麻布而言不可能的鲜艳的多色印花、图案,都可以一个又一个地通过加工对制品进行自由的改良。从远处看,棉布和丝织物很相似,而且皮肤触感也很柔软,而在此之上比任何都令女性欣喜的是,衣服的轮廓变得漂亮起来,能够表现出身段和姿态,如果是穿麻布衣服的话,这些会被掩盖,而穿棉布衣服则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无论是哭是笑,女性都变得美丽起来。芭蕉翁的时代刚好是棉布流行的初期,像“精雅艳丽的朱纹晕在郁金色”“特意染就初冬新夹衣却是鼠灰色”等句子,常常能在《七部集》的俳谐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