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杨昭远去,焦和心里在想,邀请杨昭来临淄,到底为的是什么?
不仅一点好处都捞不到,还被杨昭打了两次脸。
甚至不见了两万石粮食。
越想就越亏。
回到营陵。
“主公哪来这么多粮食?”
贾诩他们见此惊讶地问。
杨昭笑道:“我问焦使君要的,快让人搬回去,现在征兵没问题了吧?”
贾诩连忙道:“这些粮食,加上我们原有的,未来的大半年内都没问题。”
李儒笑着说道:“要不主公再去几次临淄?”
此话一出,他们忍不住笑了。
如果再去临淄,是坑不来粮食,这种事情只能做一次,第二次就不行了,毕竟焦和不是傻子。
第190章 颍川书院
宴席上的那个士人没有食言。
他很热心地帮杨昭宣扬那首诗,包括杨昭的各种才学。
他们士人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要有一首佳作出现,很容易传遍圈子,特别是在刻意宣传的前提下。
名扬天下的杨太守,居然还有诗才。
众人得到新作《短歌行》,又读了好几遍,赞不绝口,然后还有人想起,杨昭在庆功宴上那首诗,可以震慑全场,他诗作虽然不多,但都是精品。
那些读书人不知道多佩服。
这首诗很快,传到了颍川。
在颍川,有一个颍川书院,在汉末私学盛行时期,这个书院是颍川的世家大族和名士开设,用来教书育人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