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0月,胡适写了《一年半的回顾》,刊登在《努力》最后一期即75期上,既是对《努力》的总结,也是对这一时期时局的概括。谈到孙中山、吴佩孚、陈炯明之间的联系与冲突时,有如下的论述:
去年五六两个月真是政局的一大关键。吴佩孚召集旧国会,本是想取消南方“护法”的旗帜。5月里孙文发表宣言,对北方将领要求裁军队为工兵;他的态度已很明显,很有和平解决的表示了。不幸6月中广州发生孙、陈之争,陈炯明推翻了孙文的势力,孙氏仓皇出走。这件事在当日确然是孙、陈两人主张不同性情不同久不相能的结果。当日大家的评论虽不一致,然而在当时就是最恨陈炯明的人也不信陈氏的行为是服从北方的指使。但事后看来,当日孙、陈的决裂确是一大不幸的事。一来因为孙文失去势力,更引起北方武人的武力统一的野心。二来因为孙、陈两人决裂后,陈氏怕孙派的报复,竟公然与直系军人联络。三来因为孙氏要报仇,竟至糜烂了广东,至于今日。
虽然没有根本改变立场,仍然坚持一些基本的观点,或者说不愿示弱,但是对陈炯明事变的全面衡量与评估,已经随着时势而大幅度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