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音考》云:“宋宣和二年,有臣上疏设牙牌三十二扇,共计二百二十七点。按星辰布列之位,譬天牌二扇,二十四点,象天之二十四气;地牌二扇四点,象地之东西南北;人牌二扇十六点,象人之仁义礼智,发而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和牌二扇,八点,象太和元气,流行于八节之间。其他名类,皆合伦理、庶物、器用。表上,贮于御库,疑繁未行。至高宗时,始诏如式,颁行天下。”以是证宋以前未有,惟当时只说明造牌意义,至其用法,并未分疏。至高宗时,且颁行天下,疑非纯用于戏者。如纯为戏具,下诏颁行,虽荒淫之朝,无此政体也。
斗鸡
斗鸡之戏最古。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见于《列子》。《左传》:“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注:“捣芥子播其羽也,或曰以胶沙播之为介鸡。”是等求胜之法,为后来所未睹。《史记·袁盎传》:“盎与闾里相浮沈,斗鸡走狗。”《后汉书·梁冀传》:“好斗鸡走狗。”《唐书·李林甫传》:“在东都为击球斗鸡戏。”《五代史》:“王彦章曰:‘亚次,斗鸡小儿耳。’”是自周迄五代,皆尚此戏。至斗鸡之时,则以清明节为最盛。《东城父老传》:“唐明皇在藩邸时,喜民间清明斗鸡。”故韩愈《斗鸡联句》云:“天时得清寒,地利喜爽垲。”清明正清寒之时,最宜此戏也。宋元以后,此戏渐稀,今遂绝迹。至臂鹰走狗,历代有之,皆弋猎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