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之成为皇太子,进而南面称朕,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杰出的才能,也不是由于高宗和武则天的偏爱,而是因为其兄太子弘死于疾病,太子贤以罪被废,其弟豫王旦年纪尚幼,且无特殊功绩。论“资”排辈,才将他推到了前台。论德行才艺,他都比不上李弘、李贤;就与他的弟弟豫王旦相比,也差之甚远。
这一点唐高宗和武则天是很清楚的。正因为如此,当他们把李显立为皇太子以后,便派出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富有统治经验的人当太子辅佐。
如开耀元年(681)三月,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兼太子少傅,以侍中郝处俊为太子少保。七月,以嵩山道士、海内名流田游岩为太子洗马。
永淳元年幸东都,留太子于京师监国,复命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辅之。自太子弘之死,至李显进入东宫,皇太子之位已三易其人。皇太子即是“储君”,频繁更换对统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唐高宗和武则天不欲更易其人。在对李显加强教导的同时,立其子重照为皇太子,希望他放下包袱,勤学政务,有所长进。但是,这一切安排,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李显还是老样子。